@dimlau 中文的 Mastodon 发展空间非常有限。尚且不说搭建和维护实例要无偿投入不少时间和金钱,光是可能被喝茶这一点就让人退避三舍。也只有海外站长或隐私专家才可以尝试在刀刃游走。
@dimlau 用爱发电 我希望可以靠自愿捐助维持 不过现实应该很残酷
@dimlau 像pawoo那样放广告也不是不现实。。
@dimlau 不过光依靠广告可能还是cover不了小站的费用
@mashiro 责任与义务的问题,理想的方式是每人一个自己的实例,只给自己用
@vincentmucid 是理想,但自用的成本确实就点高了,不利于普及
我觉得未来运行成本是会下降的,因为VPS 的性能总是在不断提高,而且 ActivityPub/OStatus 是开放标准,以后可能会有更高性能的实现出现。
我更担心的是 fedi 网络发展壮大后站长要如何维护秩序,我不是很确定单凭用户的 blocklist 和站长的后台管理是否能维持足够好的秩序和氛围。
之前我幻想过的方法是进一步降低用户身份和实例的关联度,比如允许用户同时使用多个 alt 从而实现一个实例消失时不会影响用户体验。不过,这么做的话估计底层架构需要修改的地方会很多吧。
@katzeilla 我之前也发表过类似担忧(如果没理解错的话):实例成员的表达有时候会传递一种误导信息,让人误以为这个实例的所有成员都有相似观点。
@katzeilla @dimlau 可能用公钥来做id,而不是id+domain是最好的,然后做一个公钥->domain/inbox的映射,但这样的坏处是私钥一旦丢失,后果非常严重
@katzeilla @dimlau 脑洞一下,要减少风险的话需要给key分级,比如最早的key放在自家电脑里,然后生成一个subkey例如可以交给一个中心机构保管,就等同于传统的账号密码登陆,然后其他应用通过subkey再生成次一级subkey,每个设备又可以有更次一级的subkey。这样的树形结构中丢失风险越大的越靠末端,出了事可以revoke,避免了带着顶层的key到处跑
@dimlau 没有什么永垂不朽。有一天算一天地安葬我们的思维,即使它关闭或者出现“替代品”,它也是出现过的东西。在看不见的时限里互相传递爱吧。❤️
@dimlau 连Google和Yahoo、腾讯这些巨头公司都不能保证他们社交产品的持续性,小站长更不能,不断有新的出现,不断有消失的,也挺好的
关于可持续发展——自由不是免费的
@dimlau
>简单说一点,它以无广告为宣传点之一
虽然在 joinmastodon.org 页面中,Mastodon for the individual 中写着包含着 ad-free,但这只是前面的没有售卖数据激励的副产物。长毛象真正的卖点要看 Mastodon for the organization,毕竟服务器是为服务器拥有者服务的。
对于这一点,Mastodon维基百科中写的不错。
Mastodon is a free and open-source self-hosted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It allows anyone to host their own server node in the network, and its various separately operated user bases are federated across many different servers.
Mastodon是一个自由开源的自托管社交网络服务。Mastodon允许任何人在网络中创建自己的服务器节点,它的各项独立操作的用户基础是跨服务器的。
Mastodon真正的卖点是允许任何人在网络中创建自己的服务器节点、各个实例可以进行互联与互动。
回到正题可持续发展,那么在你看来什么才是可持续发展?
你现在认为长毛象社区不可持续,无外乎因为Mastodon不具备(传统的)盈利手段,但真的是这样吗?
自由从来都不是免费的。你每天只有付了钱才能有饭吃,那为什么更加重要的自由,你却认为它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免费得到?
当一切是免费的,你就是那个商品!
现在以广告为核心的互联网服务真的是可持续的吗?
如果你只看到服务提供者。现在服务提供者的收益不但覆盖了成本,像微信、微博、字节跳动这样赚到大钱的公司也不在少数。你当然可以认为当前互联网是可持续的。
但你不能忽视这些公司盈利的另一面,消费者被损害的隐私与利益。
当公民变成算法定制的人,当民主岌岌可危,当社会两极分化加剧再难稳定。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关于可持续发展——自由不是免费的
@bgme 我其实是说实例搭建者全凭兴趣的运营动机加上成本相对高昂两个因素加在一起很容易造成实例停运。
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无损迁移还是一个很重要但一直缺失的功能。
至于自由,我觉得如果实例搭建者在搭建实例之前有想过是为了自由或者其他什么具体的目标…自然是好的。但是我猜并没有太多人真的这个具体动机。更多的是「我也可以建一个」这样单纯的激情使然。
盈利模式并不是我想主要讨论的方向,至少它占比不那么重。因为至少除此之外还有「压缩成本」这个方向值得探讨。
总得来说,我所指的是mastodon的未来而不是某个实例的未来。
mastodon的未来——一些不相关的联想
@dimlau
一个假想的问题:1984年RMS离开MIT开始着手编写GNU软件时,他对于自由软件的未来是怎么看的?
另一个问题:现在——2020年——Linux战胜Windows了吗?
成功的标准并不只有一个,有时只要存在,便已经改变了世界。
@dimlau O3O那样提供捐赠(增值服务)的途径也不错,可以获得和用户名一致的邮件转发服务
https://blog.o3o.ca/donate/
大实例的话如果能募捐或者依赖 NGO 赞助也有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