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那些聪明的人们听没听过「千金买骨」这个成语。
逝去的人们,走好:
https://kaix.in/0001/remembering/
说出「禁止转出长毛象」这种话的嘟友应该问一下自己:
和 #Mastodon 互通的 #Pleroma 在不在禁止之列? #Misskey 在不在禁止之列?安装了联合插件的 Wordpress 在不在禁止之列?
要知道这些都不需要别人转,发布者只要公开发布了,这些「长毛象之外」的地方就有可能自动获得。
去年年初看到数据说全球排名前1000万的网站里有三分之一是用 Wordpress 建站的。
以及,支持 #ActivityPub 协议的网站在不在禁止之列?任何现有网站都可以加入该协议支持:
https://www.w3.org/TR/activitypub/
所以到底是在禁止什么?
----
其实倒也不必纠结,虽然任何有公开链接的内容都可以通过链接形式传播,把链接贴到微博、贴到微信都是很正当的操作,但是打上「禁止转出长毛象」标签的内容,往往也实在没有什么转载的价值。
#ClubHouse 在国外会火,以及将会在国内哪部分领域流行基本都没什么悬念。
比如举个例子,妳长期听播客,而这个播客主播建了 Room,相信妳会想参与其中。
其实归根到底怎样乐在其中都有可能,但是硬吹这个应用多精致巧妙就没必要了。因为它原本就是个复古路线的简单工具。越吹它妙,越说明自己这些年净吃屎了。
有意思,实现一套自己的clubhouse:
一直很讨厌「分页」列表,从更换到 #HUGO 开始就想着把文章输出一份 json 格式的归档,然后用 JS 按需加载更多文章。
这几天终于把这个功能补上了:
https://kaix.in/0001/
吐槽
真心觉得豆瓣小组当前的布局方式,做什么都很尴尬。
不适合做图片类的分享(对于图片来说显示效率太低,且删帖有很大的难度);评论类的已经有书影音了;经验分享类的被豆瓣自己的话题给占据了(发布起来更加便捷,而且小组是必须加入才能发言,同样的主题,肯定在话题里的互动更方便);打卡类型更不要说,虽然开了个插入书影音的后门,但是碍于发帖编辑器里的千古老bug & “论坛”式的内在本质,只能霸王硬打卡;剩下的人文社科类,似乎本该是最合适这篇土壤的,结果现在基本都被水帖和伸手帖占满,所谓学术组内部,要么没什么人,要么都是嗷嗷待哺的十万个为什么。
每次浏览那些小组内容都觉得很不得劲。豆瓣好像也没有为豆友们创建的种类丰富的主题提供更丰富的版式,以至于始终笼罩在被废弃的阴影里。
#TzCafe 道歉公告:
最近本人「不务正业」,疏于服务器维护,VPS 空间额度用光了,造成刚才本实例下线,而我发现的又不及时,所以大概有几个小时给实例小伙伴造成困扰了。
本实例嘟友们,万分抱歉!
恢复后,已经及时清理了磁盘,顺便加够了一点空间额度,应该不会再出现这种问题了。
请各位安心使用。
清华大学的 RealAI(瑞莱智慧)团队使用一张打印的彩色人脸图片,测试能否通过手机的人脸识别。他们选取了 20 款手机,覆盖不同价位的低端机与旗舰机。
最终,除了一台 iPhone11,其余安卓机型全部解锁成功,完成整个破解过程只花了 15 分钟。